布鞋家园-最大的布鞋图片,布鞋视频,布鞋文章交流中心,全球布鞋爱好者的家园

站内公告布鞋新闻 布鞋常识 节日专题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布鞋新闻>布鞋新闻

布鞋做了80000双 李林森赚得布鞋做得好

时间:2009-02-24 08:3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
   莫干山脚下的庾村老街,也就是现在的黄郛路上,有一家老布鞋店。几乎没什么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一般来买鞋的人,都亲切地叫他一声“老师傅”。     听说来买布鞋的人有不少都开着奔驰、宝马。有的时候,布鞋太俏卖到脱销,预订如果
   莫干山脚下的庾村老街,也就是现在的黄郛路上,有一家老布鞋店。几乎没什么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一般来买鞋的人,都亲切地叫他一声“老师傅”。

    听说来买布鞋的人有不少都开着奔驰、宝马。有的时候,布鞋太俏卖到脱销,预订如果不提前半个月还不行。不少人还为布鞋狂,大老远从温州、上海等地专程开车前来,不为别的,为的就是亲自来买这家店的布鞋。

    这位“老师傅”是谁,又是怎么做出了这样的布鞋?带着很多好奇,记者在莫干山镇的庾村老街寻访到他。

满屋布鞋

满屋布鞋

    李林森用43年赚得“布鞋做得好”

    房子很旧,墙面颜色发黄,门框和窗框的蓝油漆褪色剥落,刻画出了时间的久远。“布鞋”两个字不大,用油漆写在墙面上,应该也有很多年了,真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门面。说实在的,路过时不注意它太正常了。

    走进店门,八九平方米的小屋内,满眼全是布鞋,挂在竹竿上的,摆在木架上的,还有两排木头鞋楦,一堆堆的鞋底、布料,零乱中有排序。门口右手边是一张工作台,里面一位满头已是灰白头发的老人,坐在窗边的缝纫机前,低头在给一双布鞋的鞋帮滚边。男人用缝纫机,不多见,而且操作得还是那么熟练。

    他就是鞋匠李林森。

    有人说,老李做了20多年的鞋。只能说,那些人还年轻。实际上,老李从19岁开始做鞋,如今62岁的他,已整整做了43年,就连一直陪伴他的缝纫机也都是40岁的“老家伙”了。

    还有人说,庾村集镇流传着一句俗语:“莫干有三好,烧饼做得好,面条烧得好,布鞋做得好。”这俗语中说的布鞋,就是老李做的布鞋。

    老杭州有句口头禅:“头顶天,脚踏边。”

  中风的父亲口授了做鞋绝活

做工讲究

做工讲究

    手工业讲究的是一个传承。老李做鞋,也是一样。特别是老李家的历史,那得提一提。

    老杭州有句口头禅:“头顶天,脚踏边。”意思是说,帽子要戴“天章”的,鞋子要穿“边福茂”的。百年老鞋店“边福茂”,当年是西湖边闻名遐迩的“老字号”,也是老李的父亲——李如贵学徒出山的地方。曾经,穿“边福茂”的鞋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出自“边福茂”的鞋匠也是手艺最佳。

    父亲学得一门好手艺,几年后从“边福茂”出来,也在杭州开了鞋庄。那时还是布鞋一统天下的时代,生意很好,店里还请了四个伙计。

    抗日战争期间,杭州动荡不安。为了避难,老李的父亲举家搬到了僻静又安全的莫干山脚下,老李也出生在这里。直到父亲中风,不能再做鞋,老李才接班维持鞋店的经营。那年,他19岁,开始真正做鞋。

    父亲不能手把手教,只能动嘴讲,老李就在父亲的口授下学做布鞋。“也许从小在家里进进出出,看着爸爸做鞋,学得很快。”是遗传抑或是天分,做鞋对于老李来说并不是一个难活,他学得很快。父亲从“边福茂”学的手艺也都传到了老李手中。

    专业考究

    鞋面穿旧不走样

    鞋底穿破不毛边

    做双布鞋,要十几道工序

    别以为布鞋,布做的,就不耐穿。“边福茂”的布鞋出名,就是因为一个“耐”字。“鞋面穿旧不走样,鞋底穿破不毛边。”是当年人们对“边福茂”布鞋的美誉。如今老李的布鞋,依然有着这样的传承。

    老李做好一双布鞋,其实花的时间不长,但花得工夫很大。糊布衬、剪样板、粘鞋面……做一个鞋帮,就有八九道工序。再把鞋帮和鞋底钉好,到鞋楦定型,用白碳烘干,一双鞋的真正完成,需要的是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老李从不马虎,都是为了保证鞋子能合脚、牢固。

    “至少8个线圈,质量一定要过关。”老李不会纳鞋底,纯手工的鞋底是老李让农村妇女纳的。老李要求很高,不过关的鞋底他从来不收。但好的鞋底,一双就是八十元。“一般人就上班穿穿的话,鞋子几年都不会变形。”老李对自己布鞋的质量很自信,他说不少人喜欢穿着布鞋上工地,这样也能穿上半年。

    老李也很讲究细节,为了让白底黑帮的布鞋看起来更分明,他还给底边涂上白色的乳胶。“黑是黑,白是白。”老李相信,一双简单的布鞋也要有自己的特点。

    老李的布鞋样式都一样,松紧鞋,价格上分两种,胶底布鞋35元一双,纯手工布鞋110元一双。说实在的,这个价格,对于现在其他类的鞋子来说,真的是便宜,而且质量绝对OK。

    八万双布鞋在这里诞生

    “算不清楚了,平均一年做2000双吧。”老李估摸着,43年来,自己做的布鞋应该有八万双左右。样式也从传统的园口、小方口布鞋,转变成了如今的松紧鞋。

    传统手工艺的东西,总在新兴事物兴起的时候受到冷落,布鞋也不例外。尽管手艺好,但老李同样经历过生意清淡的日子。现在的鞋店是1973年搬过来的,36年来,摆在窗边的缝纫机位置都没换过,老李也一样固守鞋店。


(责任编辑:布鞋家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布鞋家园提醒您: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