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鞋,从制底、制帮、刺绣到绱鞋,包含了女红般般“武艺”,堪称是女红中的经典艺术。中国历代妇女将刺绣与鞋履完美结合,造就了绣花鞋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鞋履款式,其精湛细腻的制作技艺反映出中国妇女的睿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美的追求。
纵观2000多年的绣鞋史,上自皇宫,下至民间,在着鞋上都有严格的等级和一定的民俗规范。在传统生活习惯中,不同时期的鞋履有着不同的讲究,常常从人们脚下所穿着的鞋上就可以辨别他的身份——是富贵、是贫穷、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出生、寿诞、婚嫁、丧葬、守孝、祭祀等不同礼仪、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穿着不同的鞋子。
绣花鞋的发展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00多年)至唐代后期(约公元937年),是未缠足时期。第二阶段是约公元937年至公元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妇女缠足的特殊历史时期。因此,“三寸金莲”在绣花鞋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在中国大地上流行了千年的女性金莲鞋是人类鞋履文化中最独特的奇葩。
我国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绣花鞋的踪影,在古代诗词、元曲、小说及戏曲唱词、歌谣、民谣、快板书中都能够看到相关绣花鞋的描述。许多民间酌传说中一双小小的绣花鞋背后往往述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历代妇女纤纤素手一针一线传承了古老的绣花鞋制作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不仅隐述着绣制者的愿望和心灵寄托,也往往承载着中华民族儒、道、释的文化思想。
绣花鞋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且普及民间,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各地妇女普遍穿着自制的绣花鞋。因地域不同,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绣花鞋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其风格特征也各不相同,北式的绣花鞋一般粗犷大方,气派非凡,更具有宫廷贵族的华丽质感,而且因北方人身型高大,因此鞋型比较宽。南方的绣花鞋则比较小巧玲珑,受苏绣清秀雅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的影响,其绣花鞋也显得更精致细腻,工艺考究。我国少数民族妇女也非常喜爱自制绣花鞋,据考察,我国有近30个少数民族穿蕴涵着本民族审美意识、地域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的绣花鞋。其中满族的花盆底旗鞋、侗族的进门鞋、水族的翘鼻绣花鞋、锡伯族的求吉鞋、壮族的回头鞋、羌族的云云鞋、仫佬族的尖头鞋和同年鞋、毛南族的花针鞋等因特点格外突出,最为有名。
据了解,传统绣花鞋制作工艺有五大部分,将近90道繁复的工序。主要有设计、制底、制帮、刺绣、绱鞋等。其中设计包括整体造型、绣花纹样、鞋面与鞋底及绣线的色彩选配等。制帮的程序包括打袼褙、刻帮、粘鞋而、描花、合帮、缉口等。制底要经过打袼褙,刻底、包边、合底页、添底布、包底、捻麻线、圈边、纳底等。之后捻麻绳,加工麻线绳基本有两种方法:手工搓捻法和拨棰打捻法。最后绱鞋,绱鞋基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卧帮正绱法、反帮勾绱法、舒帮明绱法。恐怕只有真正尝试过亲手制作绣花鞋的人,才可以完全体会到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难度。这项古老的制作技艺要求制作者具备极大的耐心,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和剪纸功底,同时能掌握刺绣技艺,并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深刻地领悟和达到“心灵手巧”之意。
中国古代鞋履的民族传统元素是极其丰富的,这是我们鞋文化得天独厚的财富。绣花鞋同时具有工艺学、美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方面的内涵,而如今的绣花鞋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穿着实用层次,它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绣花鞋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的存在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和传递。绣花鞋的工艺手法,创造性地发展和充实了中华民族女性的服饰风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绣花鞋,需要大力保护和发扬,但目前其制作技艺已处于濒危失传的边缘,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责任编辑:绣花鞋) |